阿妮和小公主常常被問到,你們姊妹怎麼這麼不愛運動.... 
其實,我家三位女性都有相同的問題....
丫頭奶奶發病年紀已不可考....
阿妮和小公主都一樣是在大四那年發作的....( 各自的大四.... )
最近,大家覺得這個懶女人,愛吃又想減肥又嚷嚷著膝蓋痛....
其實,之前三總某個從小看著我長大的醫生叔叔就萬般的叮嚀過....
        "妮妮阿~你千萬不能胖,也不要再愛漂亮穿高跟鞋啦!"
要是給阿叔知道這傢伙到了新竹,不但整天吃宵夜越來越胖,還不怕死的穿高跟鞋爬爬走....
應該會叫丫頭奶奶直接把我關起來吧!!
這討厭的痛到底是啥鬼....
只好來整理整理網路的資訊,解釋一下.....髕骨軟化症  這個討厭的東西....

因為,實在受夠很多自以為是的傢伙....
毎次都在旁邊說,哎呀~你這個就是怎樣怎樣啪拉啪拉的.....其實只是不想運動的藉口之類的....
不是自己的痛,不要在旁邊鬼吼鬼叫說風涼話.....
還有,我要運動,自己會去,我的身體,自己清楚....
為了我的膝蓋,我比任何人都更想維持我的體重....
有時候,自以為是的一句話,旁人聽著奇蒙子實在是很不好......
PS.曾經問過骨科的醫生叔叔,到底妮的膝蓋還會不會好....叔叔當年給我的答案是--化學反應還能逆反應嗎??

以下為網路上找到的資訊....

---------------------阿和醫生的BLOG-----------------------

髕骨軟骨軟化症在骨科門診的病人中非常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經常運動的男生(例如當兵的年輕人)或是40-50歲左右的婦女。主要的徵候是膝蓋疼痛,尤其是在上下樓梯、蹲廁所要站起來的時候、或是跪在地上擦地板的時候,有些人是跑步跑完的時候,膝蓋前面特別疼痛。有些人是膝關節在彎曲伸直的時候會出現異常聲音。正常的軟骨像一個充滿氣的汽球,非常有彈性,非常的滑,不容易變形,才可以承受我們身體的重量。我們上下樓梯時,正常髕骨會承受大約3至5倍體重的力量。但是如果軟骨受到意外撞擊、過度活動、或是髕骨位置向外偏離太多,會使得髕骨軟骨承受過多的力量,長期下來會導致軟骨內的細胞受損及軟骨內的纖維斷裂,此時的軟骨就像洩了氣的汽球,變的既柔軟又容易變形,就是所謂的髕骨軟骨軟化症。當髕骨軟骨變的軟化時,它就無法再承受我們爬樓梯時的應承受的體重力量,並會引起疼痛。

診斷:髕骨的軟骨在軟化的過程中,依其外觀依輕重分為四期;第一期為軟化(soft),軟骨表面雖是完整的但是很柔軟,因軟骨內部蛋白質不足,含水量太多,變的柔軟。第二期出現裂縫(fissure),軟骨表面出現多處裂痕,此裂痕可深入軟骨底部,是因為軟骨內的膠原纖維斷裂所致。第三期出現蟹肉狀裂痕(crab meat-like fibrillation),是更嚴重的裂痕,看起來就像螃蟹肉一樣,部分軟骨組織會脫落。第四期更嚴重到軟骨會剝離脫落,軟骨下面的骨頭已暴露出來(subchondral bone exposure)。在現行兵役法規體檢規定,第一、二期要當兵,第三期為替代役,第四期為免役體位,但是必須以膝關節鏡檢查之照片為依據。所以要鑑定必須接受膝關節鏡檢查,要住院一兩天及半身麻醉(也可採膝關節局部麻醉)。

治療:基本上要需找出其潛在的原因,對症下藥。1,初步的也是最重要的治療是肌力訓練。訓練大腿四頭肌的肌力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增加肌力使髕骨向內移,避免向外滑脫,另一方面避免因疼痛引起肌肉萎縮。2,避免膝蓋作太多彎曲出力的動作,例如蹲、跪、上下樓梯等動作。3,如果是因髕骨向外脫臼或移位所造成的,經過3至6個月復建仍無改善,則應考慮手術矯正髕骨的位置,避免軟骨一直磨損,軟骨損壞是無法復原的,因為我們的軟骨自我修復能力非常差。

建議:如果你有上述的或類似的症狀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髕骨軟骨軟化症。找出潛在的原因很重要,依其可能的原因進行正確的治療才能得到好的結果。一般骨科醫生對髕骨異常移位的治療比較陌生,建議尋找運動醫學科的醫生比較清楚。有此症不一定要手術治療,也不是全部都不必手術治療,先採保守的復建治療是有必要的,只有在復建、用藥治療都無法改善時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以減壓及矯正髕骨移位為主,將髕骨韌帶附著處墊高可以減輕髕骨在行走及爬樓梯時所承受的壓力,用以減輕軟骨的負擔同時可以減輕疼痛。本人曾對70位保守治療無效且有此症的病人進行以上的治療,疼痛可以從7.8級降到2.7級(10級是最痛,1級是不痛),效果還不錯,部分病人接受第二次關節鏡檢查發現他們的軟骨軟化的嚴重度都未再繼續下去,表示減壓術可以停止軟骨軟化繼續的惡化。 

---------------------2007/04 民視新聞-----------------------

女性膝蓋過度使用 髕骨易軟化

很多女性朋友喜歡跳國標舞、練瑜珈,或是利用跑步、爬山當作休閒活動,提醒您過度使用膝蓋,可能會罹患髕骨軟化症。初期的症狀是,走路膝蓋沒力、會痠痛,主要發生在30~40歲的女性,發生率高達50%,如果沒有及時復健,嚴重的話就得開刀治療。女舞者舉手頭足之間,展現的舞姿令人讚嘆,但是醫生說仔細看,這一蹲馬步的動作,很容易造成膝蓋受傷。

醫生所說的髕骨軟化症,好發在50歲以下的女性,初期症狀就是膝蓋疼痛,像這位22歲的謝小姐,平時喜歡穿高跟鞋逛街,突然有一天爬樓梯時,覺得膝蓋好痛,照了X光,醫生發現她的髕骨已經嚴重移位,所以造成後頭的軟骨嚴重磨損。

30-50歲女性罹患髕骨軟化症的比率高達50%,女性之所以為好發族群,除了先天骨骼發育比較不強壯外,主要是常有跪、蹲的姿勢,常穿高跟鞋以及常爬山和跳舞,都很容易磨損膝蓋後方的軟骨。

醫生說,活動時可以戴這種鏤空的護膝,或是平常做做復健運動,就可以預防又可以治療惱人的髕骨軟化症了。

---------------------竹東醫院官網-----------------------

髕骨軟化症(Chondromalacia of patella)

施國正醫師

髕骨軟化症是一種髕股疼痛症(patellofemoral pain),它的特點是當病人使用到髕股關節(patellofemoral joint)時會產生廣泛的,前膝疼痛的現象,這種現象特別是在上下樓梯、跑步、蹲下去、或跪的時候更是加劇。例如一位九十公斤的人,其膝蓋關節面的受力,在行走時約為600磅,而如果是跑步時則會增加到3,000磅。此症的原因是多重的,與髕股關節的使用過度或負荷過度有關。雖然有些人有伴隨髕骨位置不正的問題,但大多數與之無關。

髕骨軟化症的名詞,常常是用來描述髕骨的關節軟骨有病理性的變化,但並不一定須如此才會有髕股疼痛症。有些病人在接受關節鏡檢查時會看到有髕骨軟化的變化,卻不一定會有前膝痛的症狀,因此事實上稱之為髕股疼痛症還是比較恰當的。

病人通常會述說前膝會有廣泛的酸痛,且這種酸痛會在久坐之後(乘車作長途旅遊或乘飛機)、爬樓梯、爬山、跳躍或蹲久了之後更為明顯。有些病患還會抱怨有關節不穩定的現象,有些則是說膝蓋後面會緊緊的感覺。通常關節不會腫,但是有些人的症狀是在受傷之後才出現,有些則是在膝蓋直接受到撞擊之後,才注意到前膝的疼痛。

理學檢查要看病人站立的情形,膝蓋有無向內旋轉或外彎(翻)的變形,骨四頭肌有無發育不全或萎縮。前上髂骨棘到膝蓋中央與膝蓋中央到脛骨結節的交角(又名Q angle)必須測量,在女性膝蓋伸直時約22度,膝蓋彎曲到九十度時約9度,在男性則分別為18與8度,如果角度超過則為異常。此外須檢查股骨的外旋是否超過30度,超過則屬不正常。須檢查膝關節在彎曲與伸直時髕骨的位置,髕骨的可移動性也須確認。正常膝蓋在完全伸直時,必須在正中的位置(即髕骨是在股骨兩踝正中)。如果髕骨有外偏或半脫位的不穩定現象,則病人在受檢的時後會有不安或不舒服的反應,同時也會害怕受檢(apprehension sign)。

X光的檢查可以分辨關節炎(骨刺、關節間隙變窄、外彎或內彎變形)、髕骨不穩定(axial view可以看到外偏或半脫位)。特殊的檢查像是電腦斷層攝影或磁振攝影則不是必須的,因為對診斷沒有太大的幫忙。

此症須與半月軟骨破裂(疼痛與卡住,關節內積水),髕股排列不正(X光可以分辨),髕股關節的關節炎,髕韌帶炎(疼痛在韌帶附著處),股四頭肌肌腱炎(疼痛在肌腱與髕骨交界處),病理性的膝關節內皺折(plica)(疼痛在膝蓋內側,關節鏡檢查可以確定)等作鑑別診斷。

治療第一步是調整活動量到關節不痛的程度,並開始做肌力增強的訓練,包括股四頭肌與腿後肌。使用護膝會使症狀改善一些,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使用止痛劑或是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病人如果太胖則須減輕體重。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則須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以矯正他的關節病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